4月20日上午,三峽大壩上游的湖北省秭歸縣水域,天藍云白、江闊水清、岸綠景美,船舶來往、水鳥飛翔、魚蝦游弋。
接通岸電的雅典娜號游輪、阿波羅號游輪,靜靜停靠在秭歸港客運碼頭。雅典娜號游輪船長呂必云悠閑地說:“我們提前申請了,凌晨1點停靠后直接用上了岸電,既節約費用,又沒有噪音,人也輕松,晚上9點載客返回豐都,用岸電一次可節約7000元。”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宜昌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胡朝暉說:“這是宜昌市扎實踐行長江大保護理念,發展綠色航運、護航一江碧水東流的一個縮影。”
多措并舉做強綠色保障
宜昌地處長江中上游接合處,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時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稱“宜昌”。長江干流在此流經232公里,占湖北省長江干流岸線總長的近1/4。
宜昌既是三峽工程和葛洲壩工程所在地,也是長江三峽咽喉樞紐和生態屏障,每年約6萬艘(次)船舶在此通行待閘,船舶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如何處置?
在三峽秭歸環保碼頭,藍江環保1號和清帆保潔88號正在移交收集的生活污水。身穿海員背心、曬得黝黑的藍江環保1號船員望建中說:“我們負責20公里岸線過往船舶污染物的收集,通過‘凈小宜’接單。從事這個工作,不僅有一份穩定收入,也為長江大保護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2019年11月,宜昌市交通運輸局研發推出國內首創船舶污染物協同治理信息應用系統“凈小宜”,實現了船、港、岸各節點對接和船舶污染物處置閉環管理。
目前,“凈小宜”已與交通運輸部的長江經濟帶船舶水污染物聯合監管與服務信息系統“船E行”系統對接,全長江干線船舶統一通過“船E行”開展船舶污染物交付工作,宜昌江段沿用“凈小宜”完成船舶污染物后續接收、轉運、處置工作。
位于枝江市的宜昌化學品船舶洗艙站,2022年度累計作業40艘次,接收洗艙水2692噸,有效避免了沿線化學品船舶清洗不徹底,將污水排放入長江。
4月19日,重慶市涪陵籍“浩航2006”號船成為宜昌市秭歸縣LNG碼頭開展加氣業務的第一艘船舶,標志著長江干線中上游地區首個LNG加注碼頭正式投入使用,每年可為三峽庫區減排碳氧化物6560噸、碳氫化合物720噸、氮氧化物2980噸、煙塵56噸、硫氧化物100噸,助力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江水清澈了,游客多起來,庫區村民荷包也鼓起來。秭歸縣三斗坪鎮“驛食客棧”女主人雷金玲欣喜地說:“現在天天是旺季,最高峰一個月有2萬元收入。”
“電化長江”做熱綠色運輸
近年來,宜昌市修復長江岸線97.6公里,一批老碼頭遷址新建,碼頭舊址蝶變為江豚觀景臺、燈塔廣場等網紅打卡點,無序岸線變成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
“白天暢游三峽大壩,夜晚欣賞濱江美景”,已成為許多游客打卡宜昌的必游項目。
4月19日19時30分,全球載電量最大純電動游輪——“長江三峽1”,載著1000余名游客駛離宜昌港九碼頭。
廣東游客李先生說:“這個船,既沒有噪音和柴油味,也沒有發動機的震顫,平穩又安靜。”
去年3月,“長江三峽1”首航,創造了電池容量最大、電池組數量最大、安保措施最全、推進負載最豐富等四項世界之最,每年可替代燃油530噸,減少各類有害氣體排放1660噸,真正實現零排放。
湖北三峽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軍說,“長江夜游”將城市景觀、水電文化、三峽特色和夜間休閑深度融合,已經成為宜昌旅游的一張亮麗名片。“長江三峽1”的投入使用,進一步引爆了宜昌的夜游之旅。
“長江三峽1”船長陳冰介紹,“長江三峽1”通航一年累計接待游客逾13萬人,總用電超9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700余噸。同時,船舶靠港使用岸電,既節能環保,又減少了噪音污染。
宜昌長江三峽岸電運營服務公司副總經理李興衡介紹,從最早的勸說船舶使用岸電,到現在船舶主動申請使用,離不開交通港航部門的宣傳引導,船舶停靠碼頭使用岸電已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也體現了大家共同參與長江大保護的成效。船舶使用岸電一個月最多可節約12 萬元,不少船企將節約的錢用于發放員工獎金,形成了自覺使用岸電的良性循環。
貼心服務做新綠色船舶
4月19日14時許,位于枝江市的宜昌船舶工業園內,焊花飛舞、機聲隆隆。枝江盛懋船廠總經理屈楊說:“2022年,僅我們工業園就新建船舶近百艘,完成工業總產值57億元,帶動就業6100余人。”
國內首家綠色智能船舶研發工作室在宜昌成立,聚合了人才、技術、服務三大優勢,為建造綠色智能船舶提供技術支撐,形成綠色智能船舶全產業鏈,助力綠色低碳航運發展。
宜昌市港航建設維護中心主任梅常春說:“2022年,宜昌建造新能源船舶28艘,占全省56%。”
為扶持船舶配套企業健康發展,宜昌市港航建設維護中心驗船師馮哲搶抓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機遇,大膽創新,主動聯系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指導船用電氣產品生產企業——宜昌菲亞機電有限公司開展產品型式認可,開創了市級船檢機構產品認證先河,實現營收近2000萬元,產品遍布湖南、江西、重慶、安徽、四川等多省市。
宜昌港航部門弘揚“店小二”精神,在全省率先研發“e船檢”管理平臺,通過數據賦能,用“智慧船檢”大大提升船舶企業的建造效率和研發積極性,并高標準建設湖北省宜昌船舶審圖中心,增強宜昌在船舶檢驗方面的服務保障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宜昌鑫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覃啟勝說:“建設宜昌船舶審圖中心,方便了船舶企業就近圖紙送審,免去往返漢宜之難。”
堅持綠色發展,宜昌港實現了高顏值與高產值的并線突進。2022年,宜昌港實現港口吞吐量與吞吐能力“雙過億”目標,累計完成港口吞吐量12386萬噸,整體實力進入長江內河港口第一方陣。2023年首季度強勢開局,完成港口吐吞量3394萬噸,同比增長43.8%。
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級宜昌,這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對宜昌發展定位的再深化。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成為大自然最動人的詠唱,也承載著“一江清水東流、一庫凈水北送”的宜昌擔當。
公司名稱:湖北三峽中旖新能源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宜昌市秭歸縣歸州鎮中旖新能源LNG船舶加注碼頭
電 話:0717-2885835
版權所有 Copyright?2022 湖北三峽中旖新能源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2022004327號-1
關注微信公眾號